浙里望道

当前位置 :  首页 > 特色项目 > 浙里望道

“浙里望道”:卓越•信诚讲坛第二讲暨校友导师引领计划之导师思享会第30期顺利举行

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 : 2024-10-10

“浙里望道”:卓越•信诚讲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等文件精神,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学院创新机制模式,在浙里望道思政品牌下创设“卓越•信诚”讲坛,邀请优秀校友、行业翘楚、社会贤达等知名人士进入学校,深化协同育人,不断提升我院师范生培养质量。


10月9日下午,卓越•信诚讲坛第二讲暨校友导师引领计划之导师思享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恕园2-113召开。本次思享会由杭州师范大学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图片1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张江英、杭州师范大学校友办主任朱炜、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洪波、副院长龚上华、经亨颐教育学院李淑杰、思政系主任陈琼秋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复硕)24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大三学生133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大一学生147人以及思政系全体教师齐聚一堂,深入学习。分享会由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龚上华主持。


图片2


图片3

(授牌仪式)


分享会前,李洪波院长为张江英书记颁发“浙里望道”导师证书,校友办主任朱炜为张江英校友颁发“校友导师引领计划”导师证书。

随后,李院长发表讲话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指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性,并对马院每一位学子寄予厚望。

朱炜主任进行发言,他提到,杭州师范大学是一个具有浓厚的红色基因的学校,并再次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关键性和广泛性。不仅如此,朱炜主任更提出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科生涯对其人生的巨大影响。


图片4

(主讲人宣讲)


张江英书记现为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杭州市党代表,杭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政治学科带头人,杭州市“十三五”名师名校长,杭州市政治学科大组组长,杭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委会副会长,杭州市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曾获杭州市优秀校长、杭州市优秀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市巾帼先锋等荣誉称号。


张江英书记以“做教育路上的追梦人”为题进行宣讲。张江英书记以陶行知先生的话“教育的力量,在于点燃希望,让梦想照进现实”为开头,指明“真正的教育不会是轻松的,不是冰面上的滑行和舞蹈,而是要在严寒冷酷的生存环境下,挥舞着冰刀,用全部内心的激情和冷静,去对冰进行雕琢”。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张江英书记引用于漪老师和张桂梅老师的故事,点明教师这一职业神圣性和存在的困难。针对“为什么要做老师”这一问题,张书记分享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说明自己选择当老师,是因为能收获真情,收获人才,传播理想,实现自己的目标。接着,张书记又借用自己14岁考入湖州师范学校,在杭州师范大学学习,以及在杭四中遇到的恩师和前辈们的经历,强调一个“守法有德,学高有智”的人才适合当老师。同时,张书记在个人形象、语言面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着重强调“热爱”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宏志传薪文脉传,长河浩荡正其时”。张江英书记在第二部分的宣讲中将文化、学习、管理、合作等词作为关键词,以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为例说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教育必须讲政治和完善人格;教师应主动改变,掌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应积极应变,切实抓好重点工作的谋划;教师须善于学习而具有创意,热爱工作而充满激情,善于协作而担当作为,坚韧耐挫而意志力强。


最后,张书记再次以陶行知先生“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的名言作为结尾,激励着每一位马院学子做教育路上坚定的追梦人。


图片5


图片6


宣讲结束后,龚上华副院长作了总结发言,并再次感谢张书记的慷慨分享。


结语

扬帆破浪即此时,沧海尽头皆霞光

马院学子初心不改,踔砺前行

感悟践行优秀前辈所言

乘风破浪 追光逐梦